救生大願共傳承

高顯仁考試官專訪

 

打造一個有障無礙的學習天堂!

陳倫中教練專訪

 

不遠的對岸,他卻游了十幾年

黃桂瑛

 

身心障礙救生游泳教練師資培訓班

編輯部
 

慧行盃全國身心障礙游泳錦標賽

編輯部

救生大願共傳承

高顯仁考試官

說起我和救生工作的結緣,要從民國六十三年說起。當時有人在中壢的YAMAHA工廠後頭挖了一個坑,那個坑約半間國小教室的大小,不知什麼原因,坑裡一直積滿了水。

有一對貧苦人家的兄弟,哥哥剛服完兵役,弟弟國中才畢業。為了貼補家用,兩人就利用閒暇的時間幫著家裡養牛。有一天,兩兄弟牽著牛到前述那個坑裡去喝水,坑邊泥濘濕滑,牽著牛的弟弟一不小心就失足跌入水裡,岸上的哥哥見狀,也不管自己會不會游泳,立刻跳進水裡救弟弟。有路人看到在水裡載浮載沉的兩兄弟,想起我會游泳,馬上飛也似的跑來找我去救他們,而當我得到消息迅速趕到現場時,已經是半個小時以後的事,這兩個兄弟錯過了黃金救援的時間,早已不幸往生了。

我還記得在意外現場,那對兄弟的母親撫著孩子屍體哀號的畫面。原來這位母親有三個兒子,大兒子生來智障,老二和老三卻又不幸溺斃,這位痛失愛子的母親哭腫的雙眼,讓我相當地震撼:「好好的人,這樣溺死了真是不值得。」而這個破碎的家庭,更讓我在心中立下了要從事「救生」的心願。

一個人是否會「救生」,真的和是否接受了完善的「救生訓練」有關。

因為我會游泳,在尚未取得救生證照時,就已經有一些救人的機緣。當時新街溪靠近金陵路(舊名鍋子潭)的地方,流速緩慢,但是溪水卻深達兩公尺,有許多人在溪流裡玩著玩著就溺水了。

我記得我在新街溪所做的第一次救溺,才稍微游近溺者輕觸了他一下,他立刻就死命的像抱著一顆大球般的抱著我的身體不放,兩隻腳像踩樓梯、一直往我身上猛力地又蹬又踢,急切地想要藉著我浮出水面來吸一口氣。當時溺者求生的力道之大,形成了我現在左側肋骨下方依舊有很深的疤痕,偶爾天氣變化,傷處還會隱隱作痛。有了第一次的經驗,第二次在同樣的地點救溺時,我就不會像之前那樣的被動。雖然溺者依舊是驚恐地要以雙手攀住我,但是我已經懂得將身體稍微側轉,化被動為主動地轉身由後面抱住溺者,將溺者救上岸,並且不讓驚慌失措的溺者把自己弄受傷。

可是,當我後來接受了救生員的訓練以後,我才了解原來「岸上救生,勝於入水救生。」當時沿著新街溪兩側的河岸邊,居民開闢了一整片的菜園,菜園裡搭瓜棚用的長竹竿,其實就是很好的救溺工具,若我當時懂得善加利用岸上的長竹竿,也不用冒著危險親自跳下水救援了!

取得了救生員及救生教練的證照以後,就要以志工的心境為社會服務。

既然有心要參與救生員的訓練,我想,取得了證照以後,就要好好地以志工的心態為社會服務。當然,在我取得證照之後,也不斷地再繼續接受訓練,提昇自己的救溺技能和知識。我認為,「服務,受訓,服務」,這是身為一個救生員應該要有的體認,而我也是用這樣的觀念來教養我的兒女。

兒女初學游泳之際,我便及時培養他們正確的救生觀念,在技術上,則是讓他們從「自救」、「漂浮」學起。我的孩子小時候才剛學會站立的時候,我就帶著他們到後火車站的游泳池玩水。一開始,我並沒有刻意指導或糾正他們游泳的動作,只是讓他們愉快地在泳池裡仰漂、潑水、嬉戲,讓他們學習在戲水的過程中培養水性、感受水的浮力。等孩子到了小學二年級、三年級的階段,我才開始指導他們游泳十式等動作。因為我自己是救生教練,所以我讓孩子們朝向救生四式的示範去發展,而不偏向加強游泳方面的速度或者是競賽層面。

當時中華民國水上救生協會每年暑假都會在警察大學開設兩期的救生員班和一期的教生教練班,我在孩子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就把他們送到警大跟著那些救生員和救生教練培訓。協會的考試官對他們都特別地照顧,除了救生四式等教學之外,並且為他們調整游泳的姿勢。承蒙不棄,日後我的孩子在某些救生員班及救生教練班的課程中,時常擔任示範教練的任務,也獲得不錯的好評;我要特別謝謝協會的這些考試官們,在我孩子們小學時所給予救生技能及泳技上的修正及指導,而我的孩子也都始終牢記要以此終身回饋這個社會。

其實身心障礙人士中,有許多人都取得了救生員或救生教練證照。除了貴會領有視障殘障手冊的教練之外,還有許多肢障的身心障礙人士,也順利取得協會的救生教練證照。我想,只要體力足夠、學習認真,並且擁有一顆願意服務奉獻的心,許多人都可以通過檢測,取得證照,進而擔任救生的工作。

在十五年前,我曾經與中壢市公所合作辦理「身心障礙人士游泳體驗營」的活動。為了讓他們接觸大海,我們為參與的三十名身心障礙者,每個人都安排了一位社工人員照顧,當這些因為行動不方便而不常出門的身心障礙人士,在教練和社工人員帶領之下,來到海天一色、廣闊無際的海邊時,內心都相當感動,而當他們下水互相潑水、戲水、體驗海水的浮力時,更是將滿心的喜悅寫在臉上。

我當時以一個禮拜的時間,個別指導一位雙腿都行動不便的身心障礙人士游泳。我指導他如何換氣、如何划水、如何運用身體讓自己打水前進,在最後一天的時候,我在前頭引領著他游了五十公尺,當他抵達終點時,激動的抱著我大聲痛哭,游泳幫助他激發了潛能,也更認識了自己。雖然辦理身心障礙的相關活動,要比一般的活動付出更多的心力,並且承擔更大的責任,但是看到這些身心障礙人士的學習成果,以及綻放在他們臉上的笑靨,還是讓我感到相當的值得。

政府應當要重視救生這一塊領域。任何協會辦理救生活動都須要一筆為數可觀的經費,但通常民間協會的經費來源又都相當有限,所以重點還是在於政府要全力支持救生,全力做好防溺的工作。固然,有了政府的支持和經費,確實可以好好地推展「救生」的活動,但在目前政府正式立法推行或大量推廣之前,「臺灣慧行志工救生游泳協會」在臺、澎、金、馬各地,有許多的志工不計較名利、以服務奉獻的心全力推展游泳及救生,是讓人相當敬佩和肯定的。最後祝福你們,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一同來投入全民救生的領域。